一、心理諮詢就是聊天嗎?
心理諮詢是運用心理學的辦法,對心理出現問題並企求解決的求詢者提供心理援助的過程。
二、心理諮詢是“病了”才能做嗎?
不一定,心理諮詢分為兩種。
分別是健康諮詢和發展諮詢。
健康諮詢適用於遇到重大挫折或心理健康遭到破壞後產生不適情緒的患者。
發展諮詢是為了更好地瞭解自己、尋求更高生活突破點。
具體諮詢時長需視問題嚴重程度,和諮詢師溝通後決定。
如果擔心諮詢過後可能會產生身體不適等感覺,需要家人照顧,也可以讓家人陪同。通常情況下不用過度擔心,心理諮詢是輕鬆的談話,不會對個人產生過大的影響。
在處理情緒和意義這些事上,很多時候自己是自己的敵人,幾乎永遠不能做到100%客觀。
往往處理的困擾持續時間越長、問題越深刻,需要達成改變的諮詢週期也就越長。
心理問題大多是一種感受,如果發現心理感受很差,生活中的某些人、事、物讓你感到不爽,這種情緒在心理壓抑了很長時間不能自我排解,這時就需要尋求心理幫助了。
自己感覺不錯的諮詢師能讓你感到安全、舒服、可信賴,反之則會令你感到緊張、疏離、畏懼。
因此,你也許也可以考慮諮詢師的背景與經歷是否與自己有相似性,而這種相似性也許會幫助你與諮詢師在諮詢的一開始建立比較好的關係。
主要提供的服務為:一般心理諮詢、各種情緒障礙、軀體疾病的諮詢、精神科疾病的診斷和治療諮詢、心理衞生知識的諮詢,不同年齡心理衞生特點的諮詢等。
十二、首次諮詢需要注意什麼嗎?
1、在時間確定後,請準時赴約。這不僅是對諮詢師尊重的表現,也是認真對待自己問題的標誌判斷來訪者是否適合接受心理諮詢的評價之一。
2、不要做虛假陳述,比如修改事情的真正經過、修改問題的客觀性、修改自己與其他當事人的真實感受等,否則可能會妨礙諮詢師對問題做出正確判斷。
3、如有需要,在隱私上可以做必要隱瞞工作單位、隱瞞其他當事人的名字,諮詢師會尊重隱私權。
另外,如果在諮詢中長期感受到負面情緒,多次反饋諮詢師也無調整,且對此缺乏迴應或解釋,使得你對於諮詢師工作專業能力產生擔心;可以反饋給諮詢師所在的平台或機構。
並不一定非要等到又處在了困難或者危機的情況中才來,可以只是來和諮詢師鞏固一下之前工作的效果,看看是否還有什麼需要調整的地方。
如果在諮詢過程有以下感受,可以和諮詢師討論討論進去結束階段。
1、已經達到了我預計的諮詢目標。
2、大部分情況下,我都更加理解自己的情緒,也更容易應付。
3、我有了更穩定的親密關係、人際關係。
4、我可以更適應工作和生活環境。
5、我感覺生活增添了新的意義感。
6、我有了更確定的自我價值感。
7、離開諮詢師後,我也有信心獨自面對生活,處理可能的困難。
編輯:rwzh2
上一篇:
下一篇: 國內知名珠寶品牌有哪些?萊紳通靈王室品位,百年傳承